2020年8月24日,北京军颐中医医院,刘建朝主任正在即将康复出院的患儿交代康复注意事项。
可以说,大部分的家长不懂得如何正确关心、教育孩子。
上周六,和朋友逛商场,看到了这样的一幕:一位看似孩子奶奶的人在商场电梯前大骂自己的六七岁左右的孙子,搞小动作,不老实,说了不改,甚至连“狗改不了吃屎”这种话都当众破口而出。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,这位奶奶任不停嘴,直到保安赶到劝说。
能让一位老人在公共场合忍不住破口大骂,可想而知她对自己孙子的行为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。在围观群众看来,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孩子确实调皮,冥顽不灵,但家长的行为也过于偏激。
但是在以我和我同事的判断,这个小孩极有可能患有抽动症。
容易被忽略的“小儿抽动症”
小儿抽动症,即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,又称抽动症或习惯性痉挛,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,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,可能与遗传因素,中枢神经递质失衡,神经生化改变如阿片肽、催乳素、性激素等有关,男孩子多见,多在4~12岁起病。
小儿抽动症的特征以不自主、突发的、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为主,常伴有暴发性的、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。发作时一般先从面、颈部开始,逐渐向下蔓延。眨眼、斜视、撅嘴、摇头、耸肩、缩颈、伸臂、做出咳嗽声、清嗓声等是常见表现。患儿的病情常有波动性,时轻时重,精神放松时减轻,睡眠后可消失,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,但在紧张、焦虑、疲劳、睡眠不足时可加重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临床上,由于抽动症状表现较为局限,对日常活动影响少,短期内一般也不会对患儿的健康造成大的影响,因此常常被忽略。正因如此,多数家长未意识到此是病态,误认为是小孩调皮或是坏习惯所致,常责骂、训斥患儿,不仅导致病情加剧,也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伤害。
看不见的伤害,正在把你的孩子推入深渊
知乎上有一篇《长跑三十三年,感谢抽动症的陪伴!》的自述,这是一位有着33年抽动症病史患者的自述。
作者六七岁时发病,点头,点的很猛,控制不住,父母开始是呵斥,然后是巴掌伺候。后经人提醒有可能是抽动症。上医院治疗,开药,吃了后,是有减轻的效果,但副作用很大,整天昏昏沉沉,大脑混沌。在治愈无效后,作者的抽动症甚至被当成是迷信中的“被东西上身”,请神婆扶乩......
从个体上看,三十多年的抽动症不当治疗,给患者本人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与痛苦。从大数据的临床案例上看,这些具体的伤害也常常存在:
造成社交障碍:4~12岁正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阶段,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,其自我意识有所发展,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和评价,如自己是聪明的还是笨的,是漂亮的还是丑的等等。在患病之后,一些在旁人看起来奇怪的动作往往带来责骂、嘲笑,自卑、焦虑、对他人有敌对情绪,常常伴随整个成长阶段,甚至一生。
个性发展问题:随年龄的增长,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,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,如荣誉感、责任感等。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,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,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、同伴的交往,产生自卑感、社会退缩、行为不成熟、社交障碍、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,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。
情绪障碍:患儿在患病后长期的抑郁、焦虑情绪会给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,患儿易于自卑自怜、孤独内向、情感脆弱,这种抑郁寡欢的情绪又会加重病情的发展。
中医如何治愈?小儿抽动症医案一则
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,经刘建朝主任治愈的抽动症患儿不计其数。
“很多家长一开始并不大认可中医的治疗,都是在吃过一些西药后,看到副作用,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否认,尤其是在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,可能会给孩子用一些麻痹神经的药物,这也是一部分家长所担心的,毕竟这个病(小儿抽动症),西医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病因解释,但在中医经典上其实有根可循。”
《证治准绳·幼科·慢惊》:“水生肝木,木为风化,木克脾土,胃为脾之腑,故胃中有风,瘛瘲渐生,其瘈瘲症状,两肩微耸,两手下垂,时复动摇不已,名曰慢惊”。由于肝强脾弱,血虚不能温养肌肉,血虚不荣筋则筋挛,故扭颈、耸肩。腹部抽动,手足徐徐颤动。
《小儿药证直诀·肝有风甚》:“凡病或新或久,皆引肝风,风动而上于头目,目属肝,肝风入于目,上下左右如风吹,不轻不重,儿不能任,故连扎也”。肝开窍于目,肝胆属风木二经,内寄相火,肝藏血,血不足则风火内生,故频眨眼睛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·唇口蠕动》:“唇为脾之华,口乃脾之窍,又阳明之脉环唇口而交人中,阳明胃也,是以脾胃虚者,多有此症不独病后而已”。肝木乘脾土则撅嘴、口唇蠕动。肝气横逆,脾失健运,痰浊内生,上逆于脑,蒙蔽神志,故秽语不止。
据刘建朝主任介绍,很多的中医经典上都有关于小儿抽动症的记载,实践中也证明,通过中医诊治小儿多动症是可行的。
刘建朝主任在北京军颐中医医院多学科联合会诊上
病例:田某,男,时年8岁,安徽淮南人。于2018年9月到北京军颐中医医院就诊,其父主诉6岁时头部和手臂不自主、不定时抽动,半年后症状加重,频繁眨眼,歪嘴,耸肩,秽语不止。在当地某儿童医院确诊——秽语综合征,用氟哌啶醇(抗精神病药物,有镇静、控制兴奋躁动、控制攻击行为作用)两月有余,无效。
经刘建朝主任等多位专家联合会诊,观其形体消瘦,面色淡黄,舌质红,苔薄黄腻,切脉弦滑数。证属心肝血虚,痰热内蕴,初治以酸枣仁汤加味(药方不便展示),服用7剂后,患儿秽语止,眨眼次数减少,无耸肩。后续配合心理治疗、针灸等康复治疗手段,诸症消失,读书如常,随访至2020年8月未见复发,社交功能正常。
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他人,就像在商场里的那位奶奶,破口大骂无非是希望孩子能够改正“坏习惯”,但是抽动症就像我们的打喷嚏一样,我们无法自控。盲目地指责不仅达不到帮助孩子改正,反而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;担心西药有副作用,中医手段也完全能够治愈。
所以,在孩子的成长阶段,家长一个疏忽,一个纰漏都有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的不良影响。
因为,没有一个孩子的健康与未来是可以被耽误的。
上一篇:4旬女子十年头痛难解!北京军颐中医医院:紧张型头痛不容忽视
下一篇:没有了
推荐专家
热门关注
医院环境
挂
号
处
病
房
处
治疗室
休息区